恒大中學2008-2009學年上期高一年級第一次月考
語 文 試 卷
命題人:陳榮明 2008.9.18
(本試卷共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請把答案寫在答題卷上,否則視為0分。)
一、文言文基礎知識選擇題(每小題2分,計36分)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組是 ( )
A、徘徊于斗牛之間 斗牛:斗宿,牛宿,都是星宿名。
B、縱一葦之所如 如:往
C、渺渺兮予懷 予:我
D、方其破荊州 方:剛
2.下列各句加點詞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
A、侶漁蝦而友糜鹿 B、寄蜉蝣于天地
C、羨長江之無窮 D、托遺響于悲風
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
A、所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又在哪里呢?
B、本來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又在哪里呢?
C、所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如何存在呢?
D、本來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如何存在呢?
4.“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
A、這是自然界的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是可以共同享受的。
B、這是自然界的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一起去取用。
C、這是人們無盡的收藏,我和你是可以共同享受的。
D、這是人們無盡的收藏,我和你一起去取用。
5.對《赤壁賦》理解有誤的項是 ( )
A、作者在江風秋月中與客對飲,顯出一種樂觀的情懷。
B、作者對客人簫聲悲涼而感到不解,因而發問。
C、客人簫聲婉轉,主要是內心懷慕前賢。
D、客人轉悲為喜,最后主客暢飲而酣睡舟中。
6.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組是 ( )
A、愀然(qiǎo) 狼籍(jí) 床蓐(rù) 煢煢孑立(qióng)
B、洗馬(xǐ) 逋慢(bū) 拔擢(zhuó) 終鮮兄弟(xiǎn)
C、象笏(hù) 老嫗(ǒu) 闔門(hé) 逮奉圣朝(dài)
D、縲紲(lěi) 圜墻(yuán) 詘體(qǔ) 臧獲婢妾(zàng)
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門衰祚薄 祚薄:福分淺薄。
B、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潤澤。
C、扣弦而歌之 扣:扶著
D、豈敢盤桓 盤桓:徘徊、逗留。
8.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
A、慍色 隕首 肴核 舳艫千里
B、滲漉 扃牗 門扉 逾庖而宴
C、欄楯 囹圄 匏樽 滄海一栗
D、期功 蘭槳 強顏 猥以微賤
9.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一個遠涉重洋、寄身美國、煢煢孑立的中國弱女子,要控告有錢有勢的美國地頭蛇是何等艱難!
B、在已經氣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園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發現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過是個華而不實、自私自利的小人。
C、當一名人質實在是太累了,太緊張了,朝不慮夕。
D、孤苦伶仃的小伢子,冒著生命危險,把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10.下列各句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譯:到了侍奉圣朝之時,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譯:先是太守逵察舉我為孝廉,后來刺史榮舉薦我為秀才,我因祖母無人供養,都表示辭謝,沒有前往赴命。
C、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譯:陛下特地下達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寵,不讓我再給太子洗馬。
D、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譯:憑我這樣的微賤之人,擔當侍奉太子的官職,我即使肝腦涂地,也無法報答皇上的恩寵。
11.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未嘗廢離 ②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③不矜名節 ④愿陛下矜憫愚誠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12.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
A、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13.下列各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
A、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 見獄吏則頭槍地
B、及罪至罔加 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C、則仆償前辱之責 其次詘體受辱
D、網羅天下放失舊聞 將軍被堅執銳
1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與現代漢語詞義基本一致的一項是 ( )
A、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B、素所自樹立使然也
C、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D、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
15.下列各句中點字詞沒有詞類活用現象的一項是 ( )
A、流俗之所輕也 B、其次不辱身
C、下流多謗議 D、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
16.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和例句相同的兩項是 ( )
例句: 舊時欄楯,亦遂增勝
A、不可勝計
B、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C、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D、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17.下列句中加點詞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B、偃仰嘯歌,冥然兀坐
C、學然后知不足
D、雜然相許
18.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項是 ( )
A、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
B、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D、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二、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每小題2分,計10分)
張允濟,青州北海人也。隋大業中為武陽令,務以德教訓下,百姓懷之。元武縣與鄰接,有人以牸牛注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產至十余頭,及將異居,妻家不與,縣司累政不能決。其人詣武陽質于允濟,允濟曰:“爾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濟遂令左右縛牛主,以衫蒙其頭,將詣妻家村中,云捕盜牛賊,召村中牛悉集,各問所從來處。妻家不知其故,恐被連及,指其所訴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濟遂發蒙,謂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歸之。”妻家叩頭服罪。元武縣司聞之,皆大慚。又嘗道逢一老母種蔥者,結庵守之,允濟謂母曰:“但歸,不煩守也。若遇盜,當來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蔥大失。母以告允濟,悉召蔥地,十里中男女畢集,允濟呼前驗問,果得盜蔥者。曾有行人候曉先發,遺衫于路,行十數里方覺,或謂曰:“我武陽境內,路不拾遺,但能回取,物必當在。”如言果得。遠近稱之,政績尤異。
(選自《舊唐書•良吏列傳》)
注:牸(zì)牛:雌牛。
1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及將異居 異居:住到別處。
B、縣司累政不能決 累政:多次審理。
C、允濟遂發蒙 發蒙:揭示原委。
D、結庵守之 結庵:搭建草屋。
2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其人詣武陽質于允濟 遺衫于路,行十數里方覺
B、但歸,不煩守也 但能回取,物必當在
C、若遇盜,當來告令 但能回取,物必當在
D、果得盜蔥者 如言果得
21.對下列各句中“之”字稱代內容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百姓懷之 稱代前文的“張允濟”。
B、可以牛歸之 稱代前文的“女婿”。
C、元武縣司聞之 稱代前文的“妻家叩頭服罪”。
D、結庵守之 稱代前文的“蔥”。
22.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張允濟施政才能的一組是 ( )
①務以德教訓下,百姓懷之。 ②允濟曰:“爾自有令,何至此也?”
③妻家不知其故,恐被連及。 ④允濟呼前驗問,果得盜蔥者。
⑤遠近稱之,政績尤異。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23.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張允濟做武陽令時,十分注重用道德來教化百姓,后來武陽境內出現“路不拾遺”的局面,跟張允濟的這一做法是密切相關的。
B、張允濟略施小計,就順利解決了鄰縣一樁久拖不決的賴牛案,使得妻家不僅把賴著的牛歸還了女婿,而且誠惶誠恐地表示服罪認錯。
C、張允濟擔心守在田邊的老婦人會遇到強盜,就勸她回家去,讓她有事報告縣令,這件事體現了張允濟的愛民之心。
D、張允濟治理武陽,政績突出,文中對此著墨不多,可謂行文簡潔而又具體生動。
三、課文名句填空。(每小題3分,計15分)
24. ,擊孔明兮溯流光。 ,望美人兮天一方。 ,倚歌而和之。
25.寄蜉蝣于天地, 。 ,羨長江之無窮。 ,抱明月而長終。
26.臣欲奉詔奔馳, ; , ;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27.但以劉日薄西山, , , 。
28.《項脊軒志》文中承上啟下的關鍵句是 。
四、翻譯(每小題3分,計6分)
29.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
譯:
30.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惟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譯:
五、詩歌鑒賞 (每小題3分,計6分)
31.閱讀下面一首詞,選出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
霜天曉角 娥眉亭
韓元吉
倚天絕壁,直下江千尺。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
怒潮風正急,酒醒聞塞笛。試問謫仙何處?青山外,遠煙碧。
注:娥眉亭在安徽當涂縣北牛渚山下采石磯上,前對東西梁山,二山夾江對峙,形似天門,又稱天門山。從亭上望二山,如兩道娥眉,故名。
A、上闕前兩句用夸張的藝術手法,高度概括了采石磯、娥眉亭天水相一,雄奇險要的地理形勢。
B、上闕后三句運用擬人的手法,寫遠望天門山的感受。“凝”字寫天門山為中原淪陷緊鎖雙眉。“愁與恨,幾時極?”假托向青山問話,抒發作者收復失地的渴望。
C、下闕前兩句,交待愁與恨的緣由。“當涂”地處祖國腹地,如今卻聽到了邊防軍的笛聲,飽含了作者憂國傷時的感慨。
D、李白曾游天門山,晚年寄居當涂,當地有不少李白的遺跡。下闕后三句,用設問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再也無處尋覓李白蹤跡的感嘆。
32.對沙鷗詩《新月》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入手擒題,詩一開始就把銀鉤似的一彎新月比作“一條小船”,使之成為詩人情感的閘門。
B、“我乘船歸去,/越過萬水千山。”兩句寫詩人以虛當實,憑借想象踏上返回故鄉之路。
C、“花香,夜暖。”一句四字,就從視覺、嗅覺和觸覺等方面向讀者正面立體地展現了故鄉春夜的迷人美景。
D、詩的結句情深意美,詩人借新月之船,將綿綿不盡的游子之情,灑落在
六、閱讀(每小題3分,計11分)
閱讀下文,完成33-34題
一夜芳鄰
王充間
說來也是一樁人生幸事,我竟然有機會在一個半世紀之后與蜚聲世界文壇的勃朗特三姊妹做了短暫的鄰居。
來到哈沃斯已是暮色微茫了。我投宿的小客棧與教堂隔著一條小道,特辟的西窗斜對著三姊妹的故居(現為勃朗特紀念館),抬起頭來便能望見面的燈光。實在難以想象,這樣幾間看不出什么特色的普通石屋,從中竟升起了卓絕千古的文學之星,竟孕育出那些恢宏、壯美的傳世杰作!凡是讀過《簡•愛》、《呼嘯山莊》和《阿格尼絲•格雷》的人,有誰不為三姊妹天馬行空般的瑰奇詭異的想象力,為她們書中捍衛獨立人格、表達強烈愛憎的蘊涵,美得蒼涼、充滿著詩情畫意的文筆而傾倒呢?
與她們同時代的英國著名的詩人馬修•阿諾德寫過一首題為《哈沃斯墓園》的詩,在深情悼惜勃朗特三姊妹超人的智慧、非凡的熱情、強烈的情感之余,稱許她們為拜倫之后無與倫比的天才。作為一個文學群落,“三姊妹現象”在世界文學史上是僅見的。難怪有人說,她們的出現是近代的一則神話。直到今天,西方還有人稱她們為“文學的斯芬克斯”,一個難解的謎團。
天陰得更沉了,漫空飄灑起蒙蒙的雨霧,茫茫視域里一片潮天濕得。我簡單地用過早餐。便急匆匆地一頭鉆進了向往已久的勃朗特紀念館。這里資料比較豐富,實物也不少,幾個展覽柜中都珍藏著手跡、書稿,衣櫥里存放著夏洛蒂穿戴過的衣服、鞋帽,廳堂里擺著艾米莉彌留之際躺過的沙發,還有安妮最珍愛的搖椅,各個居室的布置也都保持原貌。
從畫像上看到,夏洛蒂一頭短發,一雙大而奇特的眼睛止水般的寧靜,身材瘦小,舉止穩重;艾米莉個頭略高,一副神經質,不勝羞怯似的,顯得落落寡合;她們的妹妹安妮長著一雙略帶紫羅蘭色的眼睛,面孔富于表情,神態有些矜持。三姊妹的體質十分孱弱,患著同樣的結核病。死神一直在這家庭里猖獗肆虐,七年間三姊妹先后棄世,分別得年三十九歲、三十歲和二十九歲。小妹妹死在幾十英里外的一個市鎮。骸骨沒有運回;兩個姐姐病逝之后,即被鄉親們安葬在本村的教堂里。
勃朗特一家基本上處于與世隔絕狀態,一向清貧寒素,三姊妹童年是在寂寞凄苦中度過的,但精神世界并不空虛。父親是一位牧師,性格有些乖戾,卻酷愛文學,出版過詩集,早歲周游各地,帶回來許多文學名著。母親也是天資穎慧的,只是年紀很輕就去世了。三姊妹上過幾年學校,由于秉性孤僻,與其他女孩子很少交往,更多時間是在家里自學,由父親給她們講課,或者跟隨閱歷豐富的女仆在荒原上閑步,聽講一些帶有原始意味、充滿離奇色彩的遺聞佚事……她們從老女仆那里了解到了社會上各色人等的生活方式和百式百樣的人生厄運、家庭悲劇。
天氣轉晴,和煦的秋陽鉆出了云層,楓香篩下來片片光影,教堂的七彩玻璃上映射著耀眼的光芒。“叮叮當當”,一陣鐘聲響起,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上午十一點,時間過得真快呀!還有幾十分鐘就要登上返程的班車,告別芳鄰,同三姊妹說聲“再見”了。為了永不忘卻的紀念,我請人拍攝了兩張與故居的合影。回過頭去,又凝神矚望了好一會兒,想讓這座不尋常的建筑牢牢嵌入我的記憶之窗。
33.文章開頭說的“一樁人生幸事”是指什么事?為什么說這件事是一樁人生幸事?(5分)
答:
3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6分) ( )( )
A、“凡讀過《簡•愛》……而傾倒呢?”一句,運用反問的句式,有力地說明了廣大讀者都非常喜愛夏洛蒂的恢宏、壯美的傳世杰作。
B、“她們的出現是近代的一則神話”一句運用比喻手法,既形象地贊揚了三姊妹的天才是超人的、無與倫比的,又準確地表明了“三姊妹現象”是非凡的、空前絕后的。
C、第四、第七段兩段的景物描寫,由“陰雨”到“轉晴”,前后呼應,不僅映襯了作者的不同心情,而且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D、第五段中,敘寫了三姊妹一個共同的特點:體弱多病,壽命短暫。毫無疑問,這是一種無法彌補的損失;就其生命價值和生命質量來說,也就大大遜色了。
E、最后一段,作者“請人拍攝了兩張與故居的合影”,其目的是為了留下永不忘卻的紀念,抒發由衷的仰慕之情。
六、語用試題( 每題3分,計6分 )
35.下面是一首《祖國頌》的長詩節選。讀后仿照相應的句子,把空缺的句子補齊,要求想像合理,比喻恰當,整體結構一致。(6分)
如果我是一只小鳥,① ,為你唱起一千支一萬支歌;如果我是一粒種子,也要播撒在你溫暖的土地上,② ;③ ,也要融進廣袤的胸懷,去催動繁榮富強的浩海瀚波。我深深地戀著你呵,我親愛的祖國,偉大的祖國。
36.仿照下面畫橫線的句子,另寫兩個句子與前面形成排比,并與首句尾句相照應。
一首好詩,往往只給你一縷春風,就能叫你去想像春天的清晰; ,
; , :好詩總是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調動你的想像。
七、作文(60分)
37.閱讀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成說:“美是邂逅所得,親近所得。”
每個人最最熟悉的,應該莫過于自己的父母親。忽然有一天,一兩件其實也并不算是太大的生活瑣事,才讓我們對自己的父母的愛有了真正的理解,對親情有了一份真切的感悟。
請以“閱讀父親(或母親)”為話題,寫一篇記敘文,通過一兩件事情,寫出你對“父愛(或母愛)”的感悟。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敘事清楚、完整,要有真情實感;
③不少于800字;④注意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